4月1日,中國電科院配電技術中心工作人員來到國網武義縣供電公司,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總部科研技術項目《基于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的配網工程強化管控技術研究》進行前期調研與數據收集。國網金華供電公司運檢部及項目管理中心相關人員,國網武義縣供電公司配改辦、信通運檢中心相關人員陪同。
《基于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的配網工程強化管控技術研究》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個配網工程科技項目,總投資589萬。項目由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金華電力供電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中國電科院、華北電力大學6家單位承擔。
中國電科院一行人員來到武義縣東門線改接、江山五圣線電纜敷設、共創塑料配電增容施工現場,就現場作業情況開展數據信息收集工作,同時就配網機器人現場應用進行交流討論。
“我們主動和省、市公司溝通,充分發揮武義電力配網自主施工能力強的優勢,爭取使該項目在武義落地?!眹W武義縣供電公司信通運檢中心主管王申華說。
項目以強化配網工程作業管控能力為目標,構建基于機器視覺、多元融合感知、語音交互技術的配網工程安全管控技術體系。實現現場作業管控與遠端集控一體化,降低配網施工作業現場監理壓力,提高配網工程施工規范性與安全管控水平。項目共分為四個課題,分別是基于機器視覺的配網工程管控模型及識別算法研究、基于深度學習的配網工程全景動態檢測與告警技術研究、配網工程管控監理機器人裝置研發與應用、云端協同的配網工程現場作業分析決策系統研發與應用。
據國網武義縣供電公司配改辦林慶盟介紹,目前國網武義縣供電公司平均每年配網投資約8500萬元,項目180個,現場作業人數130人。配電網新建和改造工程具有施工現場點多面廣、受外界環境干擾因素多、安全風險防控及現場監管難度大、工期緊、任務重、政府社會用戶關注度高等特點。項目的落地將大大提升配網監理工作效率,提高配網工程施工與安全管控水平,同時有力推動武義電力科技創新應用水平。
下一步國網武義縣供電公司將配合中國電科院做好構建配網工程動態缺陷庫,收集訓練樣本數據,優化配網工程缺陷管理及其開放式場景下與密集場景中的多樣性物體識別等后續工作,為項目在武義電力的落地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國網武義縣供電公司全面實施“新跨越行動計劃”,完善科技項目儲備,強化激勵措施,健全人才集聚使用機制,推動與外部高校合作共建,打造更多高價值有影響力的“首臺首套”“首面首域”成果。積極爭創各級科技和管理創新獎項,爭取省、市公司重點課題落戶武義,為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