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供電公司將深化營配數據貫通工作作為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要素,全面開展數據治理工作,著力提升數據質量,目前實現公專變對應率100%,10千伏同期分線線損達標率提升23.3%。同時深化應用帶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結合配網停電事件管控系統,頻繁停電萬戶發生數同比下降51.53%,全年受理投訴同比減少34.6%,實現提質增效,激活業務應用,促進公司整體管理水平提升。
凝心聚力 攻克難題
吉林供電公司是吉林省電網“井”字型網絡的中樞點之一,也是吉林省較大的電力負荷中心和水電基地,以及東北電網東西、南北電力交換的重要樞紐。存在設備體量大、應用系統多、數據關聯難等問題。該公司創新提出“三建三?!濒摺敖C構、保支撐,建渠道、保溝通,建團隊、保一致”的工作思路,明確關聯指標優先級,做好輔助指標“加減法”,確保整體工作有序推進。
在實施過程中,該公司組建了16支營配貫通柔性工作團隊(15家基層單位和1個公司數據支撐團隊),由170余名生產和營銷人員混編成隊,按照“先負損、后高損”順序,開展4輪次數據一致性治理,共排查并協調解決2大類11子類25小類涉及表計時標統一、關口模型規范、數據中心推送等技術問題, 消除負損線路59條、高損線路114條,治理問題數據9萬余條。真正做到“核查一條、分析一條、治理一條、達標一條”,確保營銷和生產業務“數據一致”,嚴防治理成果“前清后亂”。
聚焦痛點 精準發力
該公司實行通過多方試點,摸索經驗,發現“病根”后,精準治理,實現“點式突破”,進而以點帶面、全局推廣。在生產側,以現場為準將運行桿號缺失補齊;在營銷側,對臺區重新進行分卡并關聯運行編號。經2萬余條臺賬信息修改,實現了臺賬信息“一對一”。并明確農供線路躉售點及公專變臺區“歸屬”。對系統內影響貫通的參數屬性進行一致性修改。針對躉售點屬性不一致問題,由生產專業重新定義線路“歸屬關系”,由營銷專業刪除虛擬設置的計量點臺帳信息,累計完成30處躉售點臺帳修改。針對臺區屬性不一致問題,通過在PMS系統中設置2459處“專變公用”標簽,將生產和營銷系統中對設備屬性認定不同字段做一致性處理,達成專業認定。同時,通過圖模核查,解決“拓撲不通”共性問題。在線損分析過程中,由于拓撲不同造成線變關系缺失的問題,查找困難。該公司借鑒先進省份經驗,結合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升級,通過部署圖模數據核查中心,準確定位拓撲問題,自動生成問題清單,大幅度提高處理效率和圖模數據質量。目前,該公司已經完成地區全部750條配電線路的拓撲核查工作,快速提升數據治理效率。
全面貫通 成效初顯
數據一個源,業務才能“一條線”。通過營配貫通數據治理,該著力實現了“三個提升”。管理質效大幅提升,通過解析“站—線—變—戶”拓撲關系,實現95598故障報修工單自動轉派、合并,停電信息推送及時準確。2020年共推送停電信息發布短信6萬余條,頻繁停電投訴0.2873件/萬戶,省內正向排名第一。經濟效益大幅提升,2020年吉林公司通過分析比對分線線損和分臺區線損數據,累計精準排查低壓臺區失準數據617件、查處竊電394件,合計追補電量117.1萬千瓦時,挽回電費損失298.61萬元;發現高壓用戶竊電1件,追補電量95.86萬千瓦時,挽回電費損失269.09萬元;低壓臺區采集成功率和同期線損合格率分別達到99.91%、98.16%,低壓臺區綜合損失率下降至3.28%,同比少損電量379萬千瓦時,增加電費收入227萬余元。社會效益大幅提升,依托營配貫通數據治理成效,準確提供報裝用戶接入點電源可開放容量,同步應用低壓典型設計,快速完成專業會簽等便捷措施,提升業擴報裝供電方案審批效率,高壓客戶辦電環節減少到4個環節。小微企業客戶辦電環節減少到3個環節,有力助推項目早建設、早落地、早達產。
下一步,該公司將依托治理成效,形成常態化管控機制,著力提升系統實用性,開發線損異常自動監控分析功能,實現異常線路自動診斷分析,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營配業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電網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深挖電源關系、地理位置、客戶狀態、用電習慣等大數據,差異化滿足客戶經濟用電、舒適用電、便捷用電需求,助推配網運維水平和供電服務能力“雙提升”,為加快實現“能源互聯網”戰略目標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