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下午,浙江衢州常山縣供電公司輝埠供電所臺區管理人員和廠家人員一起在紫港街道大弄口8號變開展臺區智能整合終端安裝試點工作。
臺區智能融合終端升級改造是國網浙江電力今年低壓配電網升級改造的重點工作,浙江衢州常山縣供電公司高度重視該項目的推進,在前期查勘和數據推算后,確定在大弄口8號變開展試點。
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現場安裝,由廠家及系統運維人員進行了設備調試,一個多小時后,成功地在配電自動化主站上線,這標志著常山縣農村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由10千伏進一步延伸到了0.4千伏,常山縣農村配電網向智能化邁進了一大步。
低壓配電網作為供電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運行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用戶的供電質量。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分布式能源、儲能裝置等大量接入,以及電力市場開放和各種用電需求的出現,對配電網的安全性、經濟性、智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低壓配電物聯網的核心,配電智能融合終端是物聯網技術架構體系中數量最多的邊設備,可與低壓智能設備、智能電表等就地組網,完成臺區智能化改造。配電智能融合終端通過物聯協議接入物聯管理平臺后,可實現臺區設備狀態全感知、故障主動研判和搶修、改善供電質量等功能。該設備采用一體化設計,具有普通公變終端的關口計量功能,同時兼備集中器收集臺區智能表計數據上傳的功能。
據了解,浙江衢州常山縣供電公司此次上線的配電智能融合終端,是配電臺區的最強大腦,可以實現對臺區的綜合監控和統一管理。
下一步,該公司將根據配電網實際,有序推進升級工作,全面開展智能融合終端上線,力爭在年底前完成490個臺區的終端升級工作,占全縣低壓臺區總數的29.58%。